MBA-管理类联考在职考研报名-MBA报考条件-在职研究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网 > 考研院校 >

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大学水平:
院校代码:80060
所在城市:北京
院校类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上述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会公认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有职工520人,其中科技人员358人,研究员112人、副研究员和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3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274人。陈述彭、吴传均、孙鸿烈、阳含熙、刘昌明、郑度、陆大道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石玉林、李文华、孙九林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该所工作。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设地理学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地理学一级学科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培养点。目前共有研究生导师10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42人;在学研究生504人,其中博士生350人,硕士研究生154人,另有博士后73人。连续多次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在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研究所地理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二,其中科学研究方面名列全国第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知识创新目标和战略定位为:
    通过对陆地表层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人流和信息流的综合分析,研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陆地表层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迁移转化规律与形成演化机理,及其与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球表层系统和人地系统动态机制及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机理;发展以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陆地表层系统与人地系统综合集成研究方法。创新和发展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

    与此同时,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下,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瞄准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生态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家需求,在资源持续利用、环境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地球信息与数据集成及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综合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解决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重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努力把研究所建成为国家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创新基地;国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战略咨询与科学决策的信息库、知识库、思想库;国家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国家全民地理知识普及的核心基地;国际一流的地理、资源与地球信息科学综合研究机构。

    根据知识创新目标,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确立了“两个长期科学计划,六个学科方向”的学科发展格局。两个长期科学计划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陆地表层生命物质过程研究”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中国区域发展”;六个学科方向为:陆地表层系统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生态网络研究、地球信息科学研究、资源科学研究、农业政策研究。根据学科布局,所科研一线的机构设置由陆地表层系统研究中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中心、生态网络综合研究中心、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中心、资源科学研究中心、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以及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组成。

    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发展战略,基本建立了一系列适合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现代研究所运行机制和以人为本的创新氛围,加强了科技创新跨越战略部署,有力促进了重大创新贡献成果产出。

    目前承担的国家973、863、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共一百余项。其中包括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863课题“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型GIS”、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西部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评价与演变趋势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群体项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估”、院创新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院创新方向性项目“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等。一些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适应国家重大需求的重大项目,通过组织跨所、跨院内外的合作和学科集成,取得了显著进展。

    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不同类型的成果120余项。其中大型国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获得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确定为综合重大成果;“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一代大型全组件式GIS软件平台SuperMap”;“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分别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全所完成32项重大决策咨询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所建成的国家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具备了适时向国家高层决策机构以及公众用户提供资源环境空间数据服务的能力,可以满足国家对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决策,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资源环境信息的迫切需求。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500余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352篇。出版科研专著118部,申请国家专利4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3项,研究和编制了“中国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等4项国家或行业标准。

    期刊、科普工作取得良好成绩。所刊物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国内科技论文数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影响因子在全国地质地理类和环境类期刊中分别位居第一;《地理学报》、《中国国家地理》入选中国期刊方阵;《中国国家地理》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地理学报》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经国家旅游局审批,研究所进入国家首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行列;经国家水利部审批,研究所获国家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认证。

    国际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与欧、美、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科研与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常年执行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共同开展东亚环境遥感监测研究;参与联合国全球生态系统评估计划开展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估研究;与加拿大CIDA开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与德国美因兹大学共同开展中国草原生态统温室气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参与美国NASA跨学科研究项目,开展中国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等。国际学术交流活跃,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频繁,18人次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或副主席等职务。

    所图书馆具有以资源、生态、环境、宏观经济、区域开发与研究为重点的藏书体系,同时是中科院地理文献的主要收藏和服务单位,承建中国地理科学文献数据库的部分工作。

    挂靠的国家一级学会有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IGBP中国委员会秘书处与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该所。主办的刊物有《地理学报》(中英文版)、《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AMBIO-人类环境杂志》(中文版)、《中国地理科学与国土资源文摘》、《地球信息科学》、《中国国家地理》等。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